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科技竞赛中,美国的浪漫主义与中国的实用主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26  浏览次数:451
核心提示:【上海机械网】转载
 中美企业在科技竞赛中的表现迥异

事实上不只在人工智能领域,在VR、无人驾驶等众多前沿科技领域,相比美国企业,中国企业均表现出了急切吸引全球目光的强烈诉求。当硅谷的科技巨头凭借一些极具想象空间的技术吊足人们胃口时,中国的企业已经迫不及待地将该项技术从概念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尽管这些产品并不十分成熟。

在虚拟现实领域,微软的VR眼镜Hololens开发者版上个月才刚刚开始接受预定,而原本定于3月份发货的Oculus消费者版也多次延迟发货,向来喜欢保持神秘的苹果则仍未公布其进军VR市场的计划。但在中国,各种不同品牌的VR眼镜早已上架电商平台发售,遗憾地是这些产品仍然未能摘掉“山寨”的帽子,与消费者的期待相去甚远。

而在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领域,中美企业之间的竞赛同样激烈。特斯拉刚刚开放Model 3的预约,乐视便在20日的新品发布会上展示了超级汽车Le SEE,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目前仍处于上路测试阶段,百度则将无人驾驶汽车的目标定位3年内商用5年内量产。

在人工智能技术上,中国企业表现同样较为激进,相比美国科技巨头在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实际应用上更加广泛。以谷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为例,尽管与李世石的比赛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但其本质仍然是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实际应用范围很窄。同样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重金的百度则阶段性地将技术转化为成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场景中的问题。

如果说美国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充满了浪漫主义,那么中国的企业则更加倾向于实用主义。美国似乎看得更远,而中国则更加接地气。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

中国在科技创新上为何更加实用主义

尽管中国政府把实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在了2030年,但事实上中国的科技公司似乎想让这一天来得更早一些。

从历史上来看,历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伴随着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转移,英、法、德、美、日无一不是抓住了技术革命的历史性机遇,从而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并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大规模爆发,中国的企业逐渐从跟随者变为参与者甚至主导者,显然,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上来看,中国将此视为历史性机遇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

而中国的科技企业显然也不想错过也没有理由错过如此好的发展机会,在重视本土市场的同时纷纷加快国际化扩张的步伐,与世界完成接轨。在机会面前,中国的企业多少显得有些急躁,而对中国社会和消费者而言,能够迅速享受到技术红利的愿望急切到已经无法等待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所以中国的科技创新在高速发展中也伴随着许多问题,例如电商业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假货问题。

不过在更为前沿的科技领域,中国企业并不逊色于美国企业。例如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已经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巨大潜力。目前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形成完整的布局,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方面取得了大量突破性技术成果,并成功将其应用在搜索、地图、O2O、金融等众多百度产品和服务中。百度与肯德基此次的跨界合作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对于仍然处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急需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因此技术的实用性要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这似乎能够解释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实用主义”。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对于人工智能曾有一个知名论断:如何满足人类真需求是做人工智能的重点,而非沉迷“炫技”。这一论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百度人工智能与谷歌、苹果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差异。不过李彦宏的话虽然在影射谷歌AlphaGo的“炫技”,后者的技术也有我们学习之处。中美两国需要在竞争中相互学习。

中美两大科技创新体需要竞争也需要互相学习

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以及邻国日本都曾在技术与产业变革中获得了高度发展,主导着世界经济,这一历史轮回如今正在中国身上发生。对于中国来说,吸取美日等国在科技创新中的经验和教训尤为重要。所以在目前与美国的科技竞赛中,中国在激进之中也应保持谦逊,学习对方的长处。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让人类社会进入新的文明,技术最终是要为人类服务的,所以技术转化而来的成果要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对于中国的科技企业而言,实用主义并没有什么错,但在将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时要注意技术是否成熟,而对美国的企业而言,也应该看到中国企业接地气的一面,重视技术的实用性。毕竟对于美国当前经济低迷的现状而言,没有什么比发展经济更为重要。

中国的电子消费品正出现在全球各地,中国的互联网服务正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上取得的成果也让世界刮目相看。包括一些美国的经济学家在内,对于中国这一轮的科技创新均持有积极评价,关键在于中国以及中国的企业能否把握好这次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