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员宋成敏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要+互联网思维,线上要营造平等、开放、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环境,线下要企业讲质量、讲信用、讲创新,逐步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模式,主动出击,引领消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认为,互联网+产业不是将产业所有因素都搬到互联网中去,而是要实现价值创造,实现产业供应链的上下融合,网状融合,跨界融合。企业应是价值的提供者、整合者和放大者,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
钢铁电商平台已超过300家
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CEO白睿表示,B2B电商形成了服务、电商、供应链金融三位一体的产业互联模式,电商服务大局已成。
据介绍,2015年,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2.3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33.7%。B2B投资数量同比增长约300%,获投金额总数增长约7倍。2016年,仅第一季度就有38个B2B项目获融资,融资金额总计超40亿元。
预计2018年,中国B2B交易额将超过20万亿元,并维持20%左右的平稳增速。而B2C市场规模增速在2014年达峰值后逐步进入成熟期,预计到2018年增速将下降至11.2%。
据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介绍,目前钢铁电商在平台数量、交易数额和融资情况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平台数量急剧增加。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大小小的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已超过300家,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企业总数中占比48%左右。
成交数量不断增长。找钢、钢银、欧冶、中钢、钢等5家主流钢铁电商企业2015年的总开票交易量自营量在3200万吨左右,总交易量逾1.2亿吨。目前国内较具影响力的钢铁电子交易平台日均成交量已维持在10万吨左右。
各路资本疯狂涌入。2015年有近10家钢铁电商平台获得融资,其中,阿里巴巴投资五矿发展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找钢网宣布E轮融资11亿元。各大电商争相齐聚“新三板”。钢钢网、中钢网、钢宝股份、钢之家、钢银电商、唐山报春网等6家钢铁电商平台在新三板挂牌。
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赢利问题。当前的电商发展仍然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多数电商平台尚未找到稳定可靠的赢利模式。少数电商具备相对稳定的赢利模式(如收取代理费)等,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长期赢利增长路径尚未出现。目前行业整体赢利模式尚不清晰,这也是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二是法律和标准问题。我国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速度仍相对滞后。如在互联网纠纷、诈骗、消费投诉与受理、网络业务发票等方面,目前还是沿用线下的一套操作。除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钢铁电商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应加快钢铁电商物流配送、钢铁电商平台信息交互等方面标准的建设。
三是同质化问题。在国内近300家的钢铁电商平台中,平台类型、交易模式大多雷同,同质化竞争仍然非常激烈,这势必会对行业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四是产品渠道单一问题。当前小钢厂产品成了第三方交易平台一统天下的主流品种,而大钢厂的产品几近绝迹。即便偶尔露脸,也是大钢贸商出于某种原因用来托盘的产品。这样一来,第三方交易平台无意之中就成了二、三级产品的交易市场。
五大方向引人瞩目
一、钢铁电商应从贯穿整个电商线上线下流程的角度来进行布局,向线上推介、交易,线下剪切、加工、物流配送的全流程型电商平台演进。以全流程服务创造价值,将集聚的流量转化为利润,打造全流程型O2O垂直电商。
二、丰富产品线,形成上下游嵌入式供应链组,提高资源的掌控能力和整合能力,降低渠道成本、剪切加工成本和物流配送成本。
三、以终端需求为导向,抓住终端痛点,定制钢铁流通环节深层次服务,与终端联手搭建网上采购平台。
四、钢铁电商平台在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之后,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积累的优势,进入铁矿石、有色金属、化工、煤碳等大宗商品交易领域,实施多项大宗商品交易的计划,不仅有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赢利的机会,还会在实际应用中摊薄平台运行成本。
五、当我国钢铁电商市场的份额瓜分殆尽时,如果依然没有一家电商平台能够以绝对的优势称霸整个钢铁电商行业,那么各钢铁电商之间的合纵连横与联合重组则在所难免。(